近年来,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近视、肥胖后,中国儿童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可怕的是,轻度侧弯不痛不痒,易被“长身体自然就好了”这一错误观点耽误。
轻度脊柱侧弯,一般是指侧弯角度小于20度的脊柱侧弯,虽然症状可能相对不明显,但通常需要进行治疗。主要是因为即使侧弯程度较轻,如果不加以干预,仍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当我们肉眼能明显感知到孩子的“腰弯了”的时候,脊柱侧弯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严重的阶段。若是到了需要手术治疗的地步,对于孩子的伤害非常大。
“早发现,早干预”,将脊柱侧弯遏止在“苗头”时期,对于孩子健康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非正常弯曲。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典型的脊柱侧弯包括三维的脊柱和肋骨畸形。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也就是当脊柱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且弯曲角度大于10度以上时,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家长可通过观察外观、前屈试验等简单方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脊柱侧弯。比如,让孩子脱去上衣,背对检查者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从孩子背后观察其双肩是否等高,脊柱是否呈一条直线。如果发现双肩不等高、一侧胸腰部隆起、骨盆倾斜等情况,可能是脊柱侧弯的迹象。(1) 观察双肩是否等高,可以在平行镜子上划一根水平线作为参照;
(2) 观察两侧肩胛骨最下端是否有一侧凸起;
(3) 观察两侧腰部的曲线是否对称;
(4) 观察两侧胸廓或乳房是否对称;
(5) 观察脊柱是否向一侧偏斜。
坐姿:教导孩子坐在书桌前时,要保持背部挺直,双肩自然下垂,胸部离书桌一拳距离,眼睛离书本一尺距离,手臂自然放在桌面上,双脚平放在地面,大腿与小腿保持 90°。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座椅,为腰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帮助孩子维持正确坐姿。同时,提醒孩子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每隔一段时间应起身活动一下,伸展身体,缓解肌肉疲劳。站姿:让孩子养成挺胸抬头的站立习惯,收腹提臀,双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且保持水平,使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避免站立时弯腰驼背、歪身斜靠或身体重心偏向一侧。走姿:引导孩子走路时步伐平稳,双臂自然摆动,头部保持正直,不要低头或左右晃动上身,更不要勾肩搭背。正确的走姿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减少脊柱受力不均的情况。尽量为孩子选择双肩式背包,且背包的重量不宜超过孩子体重的10%-15%。调整好书包肩带的长度,使其适合孩子的身高,确保双肩能够均匀受力,减轻脊柱单侧承受的压力。同时,教导孩子合理整理书包,将较重的物品放在靠近背部的位置,使重量分布更均匀。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背部、腹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这些肌肉可以更好地支撑脊柱,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像游泳、跳绳、跑步、打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均不错,可保证孩子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可以在课间休息时,让孩子休息放松,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学校也可以增加护脊运动,如推广课间 “护脊操”,帮助学生放松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为孩子提供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满足骨骼生长发育的需要。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蛋白质则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合理的饮食结构能为孩子的脊柱健康发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孩子身高的增长,要及时调整学习课桌椅的高度,使其与孩子的身高相匹配。合适的课桌椅高度能让孩子在学习时保持舒适、正确的姿势,避免因桌椅高度不当而弯腰驼背或过度伸展身体,从而减少对脊柱的不良影响。家长可以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并根据学校提供的课桌椅调节指南进行调整。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括脊柱侧弯的筛查。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脊柱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有脊柱侧弯的可疑迹象,更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如X光片等,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干预。孩子的脊柱健康关乎一生,在开学季这个新的起点,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帮助孩子预防脊柱侧弯,让他们能够挺直脊梁,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