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动症
核心特征
1.动作抽动:如眨眼、耸肩、皱眉、扭脖子等。
2.发声抽动:如清嗓子、咳嗽、发出怪叫,甚至说脏话(秽语)。
3.症状常因压力、疲劳或情绪波动加重,放松时可能缓解。
儿童抽动症的分类
1、一过性抽动
是儿童抽动症最常见的类型,占儿童抽动症的50%-80%,仅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性/发声性抽动,持续≤1年,常被误认为“坏习惯”,如频繁眨眼、吸鼻子。
大量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的失衡,细心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情况,可在一年内观察,首先考虑一过性抽动。
2、慢性抽动
当儿童的症状持续一年以上且/或出现了两种以上的抽动症状时,考虑慢性抽动障碍。
研究表明,低于30%左右的慢性抽动障碍会发展为中重度,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大多数慢性抽动障碍如果家长认识正确,干预得当,依然会在轻症徘徊,对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影响不大。
3、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妥瑞氏综合征)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孩子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发现,患儿大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失衡可能与抽动症状有关。
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争吵、家庭暴力)、学习压力过大、受到惊吓、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孩子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也可能导致抽动障碍的发生。
临床实践中发现,大量的抽动症儿童存在过敏、食物不耐受的情况,免疫失衡和抽动障碍存在相关性。控制过敏、改善免疫平衡后,儿童抽动症症状可明显缓解。
大约67%左右的抽动儿童存在低体重情况(BMI值低于18),存在挑食偏食的情况。营养摄入和代谢确实是抽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神经营养素的缺乏是造成抽动的重要原因,如维生素类神经营养素(活性VB族、维生素D)、矿物质类神经营养素(钙、铁、锌、镁)以及长链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基于肠脑轴的原理,肠道的菌群分布和平衡对脑功能存在影响。调理肠道菌群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常见的药物有中枢神经抑制剂和非中枢神经抑制剂,要在有特殊处方权的医生处方下进行,用法用量必须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增减药量、停药等。如在服用期间出现严重的肠胃反应、皮肤反应、嗜睡、反应迟钝等,应尽快联系医生判断调整,家长不可擅自决定。
饮食调整:兼顾科学全面营养和过敏不耐受控制。做到低糖、低食品添加剂、低咖啡因饮食,坚持家庭就餐,烹饪中尽量减少营养流失。
适当补充神经营养素: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功能稳定,常用的神经营养素。神经营养干预从其安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三方面表现出对此类儿童问题的干预优势。
中医主要从调肝脾的角度,调整儿童身体平衡,平肝风、补脾胃。
运动对于全部儿童均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尤其是神经发育障碍的儿童。运动促进神经肌肉的发育,帮助儿童强健体魄并有助于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非常适合高敏感的抽动儿童。如果儿童的心肺功能正常,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强度的运动,对儿童的身心发育有统计学价值,有助于改善抽动症状。
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患儿,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心理行为治疗,如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如习惯逆转训练)等,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减少抽动症状的发生。
儿童抽动症的日常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护理对于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轻松的家庭和学习环境,避免过度批评、指责或体罚孩子,减少孩子的精神压力。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用含咖啡因、添加剂过多的食物。同时,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抽动症状。
家长和老师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空调使用:天气炎热时,空调吹久了,容易引起人头晕目眩,更容易引发抽动症状反复;空调房内空气不通气,室内易细菌滋生,导致孩子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也会加剧抽动症状。家长应注意减少孩子吹空调的时间,谨防孩子感冒诱发抽动发作。
户外活动: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燥热的环境中,会加重焦虑情绪,导致孩子情绪不佳,易引起抽动症状波动。家长应在早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适度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相关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改善情绪,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抽动症状。
电子产品使用:假期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机会增多。孩子久看电视、电脑、平板或者电子游戏,会刺激眼睛和大脑,造成眼部或大脑神经紊乱,也会引起抽动症状加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事一些绘画、书法、手工等业余活动,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饮食方面:暑假期间家长也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夏季天气炎热,很多家长在饮食方面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病情,任由孩子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烧烤、海鲜,刺激性的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