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是一种因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长期作用而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
糖尿病有哪几种呢?
以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糖尿病分为:
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由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为2型糖尿病,约占95%以上。
特殊类型糖尿病:已知胰岛B细胞功能基因缺陷或明确病因者,如某些内分泌疾病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综合征。
妊娠糖尿病。
1型和2型的区别在哪?
1型糖尿病又称为「幼年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成年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从致病因素上看。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2型糖尿病多由后天各类因素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致病。
从发病时期上看。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据统计,儿童糖尿病90%是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而2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成年期,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提到糖尿病,1型糖尿病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常被大众忽视,其中也包括了儿童1型糖尿病。
然而,我国近几年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10万~5/10万,小于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为5%~34%,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趋势不容忽视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统计,全球儿童1型糖尿病人数已达111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低于15岁人群的发病率为0.51/10万人年,为全球最低。
然而,在过去二十年间,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近4倍,患病人数已升至世界第4位。
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易继发全身多脏器的急、慢性损害,加之患儿年龄较小,自理能力不佳,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
正确认识儿童1型糖尿病
1、病因
儿童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激发,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细胞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发病。
2、临床表现
儿童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约40%的患儿是由于急性感染、延误诊断、过食或中断胰岛素治疗等原因诱发了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的基本特征,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越高。其表现为起病急的多饮、多尿、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周身痛、眼窝凹陷、呼吸深长、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死亡。
3、诊断标准
符合任何1条即可确诊:
①空腹血糖≥7.0mmol/L;
②随机血糖≥11.1mmol/L并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③口服糖耐量2h血糖≥11.1mmol/L;
④糖化血红蛋白≥6.5%。
另外,符合标准但无症状的人群,需通过随后一天的重复检测以确诊。
除确诊患者外,这两类人群也应格外注意:
1、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糖5.6~6.9 mmol/L;
2、糖耐量受损人群:口服糖耐量2h血糖7.8~11.0mmol/L。
4、治疗
①胰岛素治疗
以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等为主要治疗方式,当前速效、短效、中效及长效外源胰岛素剂型与注射装置均已投入使用,注射工具更加方便且微创,如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及胰岛素泵等。
②饮食治疗
以控制总热量,均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为主要饮食原则。日常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多吃蔬菜、鱼类、豆制品及奶类,脂肪以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及菜籽油为佳,避免食用肥肉和动物油、动物内脏、蛋黄、鱼籽等。
③运动治疗
运动可促进热量平衡、控制体重、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建议患儿每日参加1h以上的运动,如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避免攀高和潜水等易发生低血糖且具危险性的运动。
另外,患儿每3个月可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并记录,协助监测血糖控制和疾病发展情况。
5、随访
指尖血糖监测:餐前、餐后2~3 h、睡前和夜间2∶00~3∶00、加餐前后均应监测测血糖波动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每3个月随访1次,可帮助测评短期血糖控制水平。
动态血糖系统:通过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血糖水平,可提供连续、全面的全天血糖信息,有助于认识血糖波动的趋势、幅度、频率、时间以及原因等。
儿童1型糖尿病预防应提上日程
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五六十年间显著增加,与大众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快速变化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工作,为家长及儿童普及糖尿病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及科学的营养知识非常重要。另外,中小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筛查尿糖,阳性人群测量血糖、糖耐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参考资料:
[1]程经纬,乔军军,尹振,等. 《2022 ISPAD临床实践共识指南: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儿运动》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0):3719-3724,3752.
[2]DanneT,PhillipM,BuckinghamBA,etal.ISPADclinicalpracticeconsensusguidelines2018:insulintreatmenti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diabetes[J].PediatrDiabetes,2018,19Suppl27:115-135.DOI:10.1111/pedi.12718.
[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_科普知识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beij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