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结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寒露。
寒露时节,如何预防疾病?饮食+起居缺一不可
饮食注意这3点:
1、秋冬干燥,滋阴润燥很重要
秋冬气候干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养肺润肠的食物为主,建议可适当多吃些蜂蜜、胡萝卜、银耳、莲藕、百合、番茄、梨、荸荠等,老年人及体弱人群还可适当吃些山药、大枣、豆制品、粳米等食物。
2、少吃肥甘厚味,避免脾胃失常
3、预防燥邪犯肺,出现咳嗽要早调理
【推荐食疗】出现热咳要清热,可选择川贝炖雪梨或冰糖炖雪梨,能帮助润肺养胃、化痰止咳。
【寒咳特征】多伴流清鼻涕、畏寒、舌苔淡、没有明显的喉咙痛。
起居注意这3点:
1、天冷要护“脚”
寒露后除了应适当添衣预防感冒以外,要特别注重足部的保暖,脚受寒会影响我们的脾、胃、肝、肾等脏腑正常运行。
建议坚持用冷水洗脸,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强耐寒能力,还有助提高免疫能力,预防感冒。
从寒露前后开始,昼夜温差变大、天气干燥且冷暖多变,更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有支气管炎、肺炎、中风、心梗、心绞痛、脑梗等相关病史的人群应格外注意个人身体调养,家中应常备急救药品。
另外,还可尝试中医保健干预
*艾灸
秋冬可以选择清肺止咳的杏仁桑叶茶等代茶饮调理身体。
中药代茶饮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取合适的药材组成方剂,或将药材与茶叶结合制成粗末茶、袋泡茶、块状茶等代茶饮,使用热水冲泡或煎汁后饮用。
[参考文献] [1] 孙伯青. 寒露养生: 防寒凉、润肺燥、健脾运[J]. 养生月刊,2022,43(10):868-873. [2] 黄驰宇,林少锋,杨诗涵,等. 中药代茶饮的临床应用概况及展望[J]. 广西中医药,2023,46(6):67-70. [3]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10月8日新闻发布会
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 新闻发布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