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用户登录

注册

CN/EN

慈善公益

Charity

湿气太重,大便老不成形?试试常按这4个穴位改善

时间:2024-08-16 阅读量:20 撰文:小荷

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大便不成形”或“便后因太过粘腻而冲不掉、擦不净”的情况,偶尔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并不能判断是否因“湿”所致,但若已经反复两个月以上出现便溏,则预示着你已经被湿气侵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去改善了。


湿气到底是什么?

在中医里,湿气是可以使人体发生变化、诱发疾病的病邪之一,即为“湿邪”。湿邪既有可能由外界因素产生,也有可能因自身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一、外界因素

    • *环境

    湿邪常在夏天伴暑邪产生,在天气炎热且多雨的环境下,热气蒸腾湿气上升进而侵犯人体产生疾病。当下正值初秋,多地依旧雨水不断,因此湿邪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夹杂着秋季逐渐生成的寒气。


    另外,居住环境既潮湿又闷热(或阴冷)也会助长湿邪生成。

      • *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贪凉饮冷、嗜酒、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损伤人体的脏腑、阳气,在削弱正气的同时也易导致湿邪侵体。


      不恰当的饮食还会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容易引发内湿,脾虚生湿,湿亦困脾,如此循环往复病情会不断加重。


      二、自身因素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克隆氏病、胃肠功能紊乱等都有可能出现大便不成形的情况,但通常会伴随腹痛、腹胀、腹泻、嗳气、反酸等各类不同症状同时出现,若感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湿气是否严重?

      1、看大便状态

      正常大便是条形且软硬适中的状态,如果出现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成型但较软,便后难冲净,小便量少,女性白带增多等表现则预示着脾湿较为严重。


      2、看精神状态

      湿气重的人往往从晨起开始就觉得精神欠佳,整个人昏昏沉沉,不想动弹;工作学习也常常困倦不断,甚至记忆力、执行力也有所减退。


      3、看是否伴有气虚

      中医里有“脾气一虚,肺气先绝”的说法,因为脾和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脾气严重虚弱时肺气也会失养,容易出现胸闷气短、说话有气无力、一动就呼吸急促等表现。


      4、看食欲如何

      湿气重者食欲会有所减退,且在进食中经常感觉“食物向上顶”的感觉,进食后也常感觉腹胀。


      5、看面色、舌头的变化

      每天洗漱时可以观察自己的舌头形态是否胖大,边缘是否出现齿痕,舌苔是否厚腻,这些都是脾湿的表现。

      另外,夏季脾湿较严重的人会有口中常有粘腻的感觉,且饭后痰多等困扰。


      湿气侵袭,如何改善?试试常按这4个穴位

      1、曲池穴

      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清泻阳明。常点按曲池穴可以帮助我们调理大肠气血,调节大肠功能,进而达到清利湿热,清热化痰的目的。

      【曲池穴位置在手臂侧面,当屈肘成直角,肘窝横纹边缘即为曲池。

      2、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合穴,有下利膀胱、通调水道的作用,委中穴的位置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处。


      【俯卧或坐下伸直双腿,找到腘横纹之中点,按压酸胀处就是委中穴。】


      3、阴陵泉穴


      阴陵泉是重要的排湿穴,被称为“利水要穴”,常按此穴位可以利水消肿、祛湿化痰。明代针灸学著作《针灸大成》中也曾记载着阴陵泉穴为:“去水肿之脐盈。”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4、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除痰湿的重要穴位,当我们体内的部分物质随膀胱经上行后,水液气化、脾土沉降,堆积在此穴周围如大山一般,因此这个穴位被称为承山。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找到委中穴和昆仑穴连线中点,按压酸胀处则是承山穴。】


      日常生活中,除了常按排湿穴位外,通过食用利水祛湿类食物、规律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等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赶走湿气。


      【文末小提醒】

      我们常喝的赤小豆薏苡仁粥可以祛除体内湿气,但薏苡仁属于寒下滑利之品,孕妇要慎用!


      [参考文献]
      黄勇. 夏末秋初湿气重,如何赶走百病之源[J]. 祝您健康,2022(9):29-31.


      • 扫一扫关注

        @北京荷清公益基金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

        @北京荷清公益基金会服务号